前言:
消毒是獸醫臨床控制疫病爆發的主要手段之一,常見的消毒種類有帶動物消毒、環境消毒、飲水消毒、器具消毒、空舍消毒等;不同地區和不同養殖場防控疫病的種類存在不同,實際生產中,養殖場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、預防疾病的種類、季節流行特點、畜禽日齡階段等定制針對性的消毒措施。
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,人們對動物蛋白的消費量越來越多,直接刺激了養殖業集約化和規?;l展,但隨著養殖密度的加大,疫病的發生率也出現了提升,特別是某些烈性傳染病,發生后可給養殖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消毒方式分為5類:帶動物消毒、環境消毒、飲水消毒、器具消毒、空舍消毒
帶動物消毒
帶動物消毒在畜禽養殖過程中最為常見,一般養殖場消毒頻率為2~3次/周,有疫病流行時,消毒頻率可提升至每日1次。帶動物消毒對消毒劑的要求較高,既要保證消毒后的效果,還要確保使用安全,特別是刺激性方面,消毒液接觸畜禽及人后不能產生毒副作用。臨床推薦過硫酸氫鉀、苯扎溴銨、戊二醛溶液、聚維酮碘等。過硫酸氫鉀一般按照1:400~800的劑量濃度稀釋(根據產品),苯扎溴銨和戊二醛溶液稀釋比例1:1000進行使用,聚維酮碘溶液按照1:500~1000的比例稀釋后環境噴霧即可。
帶動物消毒一般采用霧化消毒法,規?;酿B殖場可使用專業霧化機對全舍進行無死角噴霧。小型養殖場如果缺乏專用的霧化設備,可采用普通噴霧器進行消毒,按照每1000平米30L溶液的劑量進行噴霧。雖然推薦的消毒劑對機體使用相對安全,允許直接噴在動物體表,但不建議直接對動物過多噴灑,主要考慮體表噴濕后容易出現感冒。
環境消毒
環境消毒包括三個方面,即舍內消毒、場內消毒和場外消毒。舍內消毒主要為對養殖場內的路面、過道、墻壁等進行消毒,場內消毒指對養殖場內的環境進行病原消殺的過程,場外消毒主要對養殖場周邊道路、走廊、墻角等進行的消毒。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劑一般要求價格低廉、殺菌譜廣泛,效力強即可。臨床常用的有1%~3%濃度的火堿溶液、戊二醛溶液、5%石灰水、0.05%的過氧乙酸溶液、漂白粉等。環境消毒時應重點對人員、車輛和動物經常出入的走廊、道路等地方進行消殺,尤其是糞污流過道應作為重點,消毒頻率保持每周1~2次,疫病流行期間可適提高頻率。
飲水消毒
多數養殖場建在離市區、村莊較遠的地區,無法使用自來水,一般都使用地下水。地下水分為兩種,一種是深井水,一種是淺井水。深井水一般比較干凈衛生,微生物指標合格,而淺井水大部分微生物都超標。超標的微生物種類主要為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和霉菌,長期飲用淺井水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。經常對飲水進行消毒可有效避免病從口入
器具消毒
器具主要包括養殖過程中使用的器械、工具等,如果消毒不好,可成為疾病傳播的重要媒介。實際生產過程中,常受到污染的器具有手術用具、糞鏟、料槽、水槽等。器具消毒相對比較簡單,體積較小的用具可用消毒劑進行浸泡,體積較大的用具可通過清洗后在太陽下暴曬,通過紫外線消毒方法將病原菌殺滅。對于養殖工具,建議使用0.1%的過硫酸氫鉀溶液噴灑后,在通風干燥處晾干,之后在太陽下暴曬4h以上。
空舍消毒
動物出欄后,需要將養殖舍統一進行清洗和消毒,之后再進行下批動物的飼養??丈崮康氖菫榱藘艋吓笄蒿曫B過程中殘留的病原,確保下批動物的健康。臨床生產過程中,空舍的時間一般不低于15d,有疫病流行的地區,空舍時間需大于20d??丈嵯窘ㄗh使用醛類消毒劑,如甲醛、戊二醛等。傳統消毒采用福爾馬林熏蒸的方法較多,能夠將環境中病原殺滅99%以上。當下最新的熏蒸消毒采用二氯異氰尿酸鈉進行替代,具有刺激性小,殺菌力強,對人和動物使用安全的優點。
產品推薦
衛清寧
【主要成份】:過硫酸氫鉀、氯化鈉
【規格】:有效氯含量不少于10.0%
【用法與用量】:
空氣消毒、設備消毒:1:200濃度稀釋;
飲用水消毒:1:1000濃度稀釋;
對于特定病原體消毒:
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豬水泡病病毒、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:1:400濃度稀釋;
鏈球菌:1:800濃度稀釋;
禽流感病毒:1:1600濃度稀釋;
口蹄疫病毒:1:1000濃度稀釋。
苯扎溴銨
【主要成份】:苯扎溴銨、純化水
【規格】:5%苯扎溴銨
【用法與用量】:
稀釋比例:1:1000
聚維酮碘
【主要成份】:聚維酮碘、表面活性劑、純化水
【規格】:5%聚維酮碘
【用法與用量】:
稀釋比例:1:1000